查号码吉凶预测号令天下(摩托周边旮旯游)

新资讯 2023-12-02 09:09:24 浏览 买帖修改

话接上文看完跃龙岗古井,直奔官山村。


我看导航不远,30公里,就直接杀过去了。苦了尹老师,我出来都不考虑吃饭点的,看完景点才吃东西,经常就吃些干粮,所以我的《到墓笔记》能写这么多,没有探索毅力和吃苦精神实不行的。


再次夸赞明光修的新路,真是机车的赛道。


明光到苏巷路太好了,以前去女山湖火山口,跑过好几次,现在路修得没话说。

xy907.wuhAnEWS.Cn


苏巷中学真漂亮!我有个同学在这里任教,国画高手,但上学时不如他算命的名气大,真的,要不怎么都叫他“半仙”。时间紧这次就不打搅老同学了,下次。


苏巷真的很整洁,明光现在很多乡村都建设得很美!


我们从苏巷右拐往津里,一路上道路起伏,到处都能看到低洼的坡地,过去应该都是湖区。你看看这里经过的地名就知道,石坝、波徐、大塘面、津里,几乎都和水相关。你看看地图就知道,这里肯定女山湖和七里湖是一个大水面。


你看再偏远的村镇,都规划得很整齐,路边的街道都很干净。


到津里,这里属于涧溪乡了。
津里镇位于明光市(原名嘉山县)东北部,与江苏省盱眙县接壤,境内有七里湖、小土山,为丘陵地貌,常年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津里镇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是七里湖边水路交通要塞,古时候是连通洪泽湖、京杭大运河、淮河水道的重要港口小镇,根据其名,便能知晓(津,渡口),就是在渡口里的镇集。相传早在北宋嘉佑年间,七里湖畔有一寺庙,庙中僧人约有五十余,但是因一次大火将庙宇损毁殆尽,庙宇遗址尚存,但是后来因湖边“修坝养鱼”,遗址已不复存在。


涧溪镇地处安徽省明光市东部,与江苏省盱眙县毗邻。经省政府批准于2007年5月前由原涧溪镇、白沙王乡、官山乡、鲁山乡陆续撤并而成。


涧溪镇是中国凹土第一镇,涧溪镇盛产凹凸棒土,又称坡缕石(Palygorskite)或坡缕缟石,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
1976年中国学者许冀泉等在中国江苏省六合县竹镇小盘山发现该矿,许冀泉根据奥特堡之音同时兼顾该矿的晶体结构特征,译成“凹凸棒石”,近年来在国内传用;
1982年江苏盱眙县雍小山等发现凹凸棒石粘土矿,为大型矿床规模;1984年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帮助下安徽省明光市涧溪镇一带也找到了凹凸棒石粘土。明光市涧溪镇官山一带的品位为高、储量为大,该地区优质凹凸棒石粘土已探明储量在6700万吨以上,有用粘土总量达5亿吨。
由于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使其在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医药、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用量最大的是涂料、钻井泥浆、食用油脱色。
怪不得我在苏巷看到“绿色涂料之都”和涂料产业园,原来在这里建园的是因为这个黏土。
随着行业龙头企业三棵树涂料、嘉宝莉以及保立佳、科迪色彩、恒和新材料等企业的先后进驻,明光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涂料聚集区。
你看除了考古,还能学习地理知识。


果然看到不少重型装载车,估计都跟黏土矿有关。


官家之山简称官山。官山位于明光市境内东北七里湖东岸,海拔约180米,距离明光35公里处。该山南北蜿蜒5公里,如一条巨龙俯伏在七里湖畔。

xy907.wuhAnEWS.Cn


行车到此,下来四处打听扬王之墓。不知是我口音问题,还是他们真不知道,在街上打听几个人未果,我们又骑车往北找。


村子走到头了,问一老大娘,她听我问询一头雾水,我听她说话方言难辨。


这时路边又走来两位大姐,我怕她们听不懂,把纸上写好的地名给她们看,总算有点线索,她知道官山有个小姐坟,但扬王墓真不知道。


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那人是谁呢?告诉你不信,他是我大哥!


这个戴帽子的汉子就是我哥,你别笑,真是我哥,一会你就知道。


我哥说话也是带有浓重的苏北腔,一句话我靠连蒙带猜,基本知道意思。他说要带我去见村里一个人,这一片他知道最多。


一直走到村子西边最后一户人家,家里人正在吃饭,端着碗从灶房里走出一个老者。


家里人见我骑行服、头盔、战靴,起初有些惶恐,后来在我哥一再说明下,他们才知道我的来意。


老人家一看七八十岁左右,剔着牙走出来。


这显然是村里年岁比较大的智者,懂得多,果然不出所料,他识字,而且思维清晰,知道我找的扬王,他告诉我这个村子叫陈郢村,是当年看坟人的后代,基本都姓陈。我一听真是太巧,赶忙说我也姓陈,老头滔滔不绝讲了很多故事。


他边说边比划着,大意是过去墓前有城砖盖的房子,还有石人石马,后来都被砸掉了,说还剩一个很大的马在地里。


没有白来呀,老人的信息至少可以证明此墓是在这里。谢过老人家,临走时还一再比划马的大小。


这时候我大哥知道我也姓陈,自告奋勇说要带我去地里,哎呀!实在太感谢了!


村子里的石磙都是火山岩的。


他骑小电驴,我们骑车跟着。


穿过集镇,陈大哥给我们带到田野里,麦苗青青,远处就是官山。为啥叫官山?我后来查阅资料知道此山的由来。


官山不高也不大,但它非常闻名,名得其所。
传说,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曾流浪避难于七里湖东岸的一个叫乜岗的小村子,隐姓埋名,替身放羊。秦末大乱时,项羽和刘邦各自派人到各地探听熊心着落,欲请回熊心,拥他为为君,借以号令天下。
得知牧羊人就是熊心时,项羽领先一步找到他,隆重迎接到军中,仍旧拥戴熊心为楚怀王。时刘邦羽翼未满,不便明争,就表面上跟项羽一道共事楚怀王。楚怀王面对这两股强盛的势力,不好倾向哪一方,于是商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关中,攻下咸阳。项羽后到咸阳,但他势力强大,撕毁约定,逼走刘邦,封天下18个诸侯王,刘邦为汉王。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可以号令天下。之后,项羽带着楚怀王熊心还都彭城。项羽开始觉得熊心已没有用处,就一怒之下杀了熊心,这就给刘邦联络天下诸王发难制造了借口,引发了“楚汉战斗”。


楚怀王熊心死后,官山当地百姓方才得知他就是在这里生活多年的牧羊人,乃一国之君。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故事,就给七里湖边的山峰起了个名字叫“牧羊山”,天子牧羊之山。早年,这里的学校曾流传过“牧羊山常清,淮河水长流”的校歌歌词。两千多年前的楚怀王熊心牧羊之山,让人怀想不已。


我们的车子顺着田埂走到不能再走为止,停车步行,大哥带我们穿过麦地,在一片山岗的南首慢慢寻找。


小渠沟里还结着冰,不远处有片小山岗,岗上有小树林,那里应该就是块风水宝地。


其实刚走进这块麦地,我就发现地头有不少砖头。我一看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砖头,青灰色的城砖,果然和村里老人说的一致。


在山坡的正南方向,这块麦地里砖头最多,都被耕地拢到一起,从南到北排成一行。这时,我大哥带我找到一堆大些的石碓,说那就是那匹砸剩的石马。

xy907.wuhAnEWS.Cn


就是这一处,可惜上面堆的杂土和草丛太多,埋在地里的部分我无法扒出来,但至少我判断这里就是扬王墓的神道,两边过去是石像生排列左右。


建议明光文物部门应该把这匹残马挖出来,保护起来,这是扬王墓唯一保留最大的石像生残片。


这里望过去,远处的山岗是墓葬,这块麦地就是神道,我们再去山岗看看。


田间地头不知扔了多少块几百年前的青砖,特别是走到北边的地头,大堆大堆的青砖碎片,这里应该就是享堂的位置。(享堂就是祭堂,供奉祖宗牌位或神鬼偶像的地方。)


还发现一块航拍的标志,应该是无人机测绘用的。


如果这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砸毁的,扔在这田野里的碎砖残片,不知被百姓捡走或刨碎多少有价值的文物。

xy907.wuhAnEWS.Cn


墓前有道大沟,不知过去有没有,这显然是后来又修的,远处的山岗上就立着黑色金字的文物保护碑,扬王墓就在此地。


这不是清清楚楚写着扬王墓吗?怎么问那么多当地的百姓,居然都不知道,就连我大哥也一直都认为这是什么小姐坟。可见百姓对这些史料的陌生程度,也能看出当地政府对此的宣传和保护态度都还不够。

xy907.wuhAnEWS.Cn


陈大哥还带我去看墓后的盗洞。扬王到底是谁呢?


史载,洪武二年五月甲午,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外祖父陈公为扬王,后下诏“定扬王、徐王庙祭,岁春秋二祀,所在有司行礼”。 扬王墓在何处?清同治《盱眙县志》载:“扬王坟,在津里镇。……”清光绪《盱眙县志稿》载:“扬王墓,治西,牧羊山西北。……”
扬王墓,位于今安徽省明光市涧溪镇官山片(民国前属盱眙县津里镇,解放后独立为乡,2007年并入涧溪镇;津里镇已于2007年并入石坝镇)松山村,南距原官山乡所在地2公里,西距七里湖约1.5公里。朝廷派有官员驻牧羊山守墓,守墓队伍庞大。《明史·外戚传》专门为朱元璋外祖父陈公列传:“陈公,逸其名,淳皇后父也。洪武二年追封扬王,媪为王夫人,立祠太庙东。帝乃命中书省即墓次立庙,设祠祭署,奉祀一人,守墓户二百一十家,世世复。”
明万历《盱眙县志赋籍》载:“扬王坟置洒扫人三户,共田地四十亩。又奉钦赏种田三百余石,坐落滁州三才乡,钦免粮差。正德年间《会典》开载作二百户,至今滋盛。兼奉祀招纳逃捕等户投荫,今成二万余丁,掩蔽官民田地,不纳税粮,约种三万余石,开载册籍地方四十余处,在在皆有署田,名曰祭粮田,一县之民不敌其三户。”足见扬王坟奉祀的宏大规模。
扬王坟墓冢封土呈圆丘形状,高约30米,占地约700平方米。墓前原有神道、碑刻、石雕等,惜文革期间均遭破坏,部分石刻残件现湮没泥土之中,墓可能已被盗掘,但遗址犹在。明清两代,整个牧羊山都纳入了官家管理范围,百姓就称其为官家之山,简称官山。官山有扬王葬在这里,自然会闻名古今。


陈大哥告诉我,官山以前也比现在高,后来开山挖矿削掉不少。我仔细看了墓前的沟土下面,层层堆积了很多石块砖瓦,可见以前扬王墓的规模之大。


大车田间调头一个人很困难,好在有两个人。


陈大哥告诉我这里可以看到官山像条龙,哪里是龙头,说得头头是道,我连连感谢大哥的帮助,一叙班辈,原来我俩不光都姓陈,而且班辈也一样,都是德字班,他叫陈德和,我小时按照老家的班辈砌的名字叫陈德前,后来才改叫现在的名字。原来我们是很近的兄弟,姓氏班辈都一样,所以我称他为大哥。你看这考古不光长知识,还考出了亲戚来!


告别陈大哥,我们要赶回明光吃饭。


官山之行没白来,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传说和历史故事,也找到了朱元璋外祖父的扬王墓,没想到我们陈姓和朱皇帝也有亲戚,当然朱元璋的母亲就姓陈吗。多亏我陈大哥带我们亲自到田野里找寻,要说明光人善良,今天就是例证。
明光的故事还没结束,下面还有精彩内容,留作下篇道来。本想春节后再发,幸得网友还有催稿的,新春佳节,喜庆之日,我的题目就稍改动一下。
大年初一讲故事的同时,也顺便给看帖的网友拜个年,希望牛年得到你们的更多支持,我也更加勤奋努力,给大家带来更多有趣的探索故事。